人民网评:上好开学第一课,绷紧防骗这根弦

新闻探索 2025-09-15 05:44:37 8972

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日前发布2025年第3号预警,人民提示近期有不法分子混入助学贷款咨询QQ群、网评微信群,上好述而不作网假冒工作人员加学生好友,开学以助学贷款办理遇到问题为由实施诈骗。第课请学生务必提高警惕,绷紧国家助学贷款办理不收取任何费用,防骗也不会要求转账。根弦

骗子的人民鬼主意竟然打到了需要助学贷款的贫困学生头上,实在令人气愤。网评近年来,上好述而不作网电信网络诈骗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开学新型犯罪之一,反诈防骗势在必行。第课秋季学期开学在即,绷紧学生们都将升入新年级,防骗防骗意识也要跟着升级。

除了最近冒头的助学贷款骗局,开学季还是多种典型网络诈骗的高发期,广大师生和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有的骗钱,混进班级群冒充老师向家长收取餐费、校服费,或伪装成机构客服谎称“网课退费需交手续费”;有的骗信息,在游戏里骗学生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领奖,或蹲守社交平台从蛛丝马迹中收集姓名、电话等个人信息;更有甚者危害孩子的身心安全,比如假扮成“学姐学长”,通过网聊建立信任后进行情感操控,甚至邀约见面实施更严重的侵害。

虽然骗子花样百出,但诈骗并非“防无可防”,做到以下几点,就能更好防范:一、严守信息,小到游戏的账号、密码,大到家庭住址、父母联系方式,各种信息绝不外泄,陌生平台不轻易填写;二、绝不轻信,遇到自称“班主任”“新同学”的人,先通过学校官方渠道核实,“私聊保密”等说辞一概不信;三、谨慎转账,但凡听到“缴费”二字,先联系学校或其他同学核实,确认无误之后再打钱。

万一被骗,也先别慌,记住应急三部曲:一、立即报警,有些受害者受骗后不第一时间报案,而是继续自己联系诈骗者,奢望把被骗的钱再“骗回来”,这很可能导致二次受骗,尽快报警才是正确选择;二、留存证据,及时通知老师、家长,抓紧时间保存网聊截图、交易记录等证据,并列出财物损失清单,供警方掌握;三、紧急止损,尽快联系银行、电信运营商、快递公司等相关第三方,说明可能被诈骗的情况,采取冻结账户等措施止损。

近年来,国家加大力度治理网络诈骗,持续加强反诈宣传,已探索出不少成功经验。积极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通过96110反诈专线精准开展预警劝阻,各相关部门及时发布各类防骗预警等,有效增强公众防范意识,切实减少群众财产损失。

开学季,反诈是门“必修课”,在引导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老师和家长也要提高防范意识。请牢记:个人信息保护好,不贪小利不慌张;转账之前先核实,防骗意识要筑牢;师生家长“同心防”,织好开学“安全网”。

(责编:孟哲、曲源)
本文地址:http://dongwan.haskj.com/html/115d23199653.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鸡腿变鸡翅根!贪污农村学生营养餐资金30多万被告人获刑

游泳世锦赛|中国女子水球队不敌荷兰队 交叉赛将战意大利队

游泳世锦赛:中国花样游泳队再添两块银牌

这位虚拟偶像何以成为“实力派”

鸭肉卷冒充牛肉卷、鸡腿变鸡翅根……校园食品安全典型案例公布

友情链接